7.21 桐油坪村 晴
扶贫是一场鏖战,攻坚时期,枪必须打的稳准狠。
桐油坪村规模相对较小,贫困户较为集中,昨天已完成了大部分的调研任务,今天主要进行本村的收尾工作。考虑到村民外出务工忙,今天我们早早行动,分两组走访调查了几户在家的村民。来到第一户人家,眼前一亮,不同于昨天走访的农户,这户人家是走访的三十六户建档立卡户中唯一进行了房屋装修的农户,屋内干净整洁。据了解,该户村民前些年由于病、学等原因,家中负担非常重,接受政府扶持政策后,加上劳动力转移,家中条件逐渐好转,目前生活基本稳定。在询问其意见建议时,对方不断感谢政府,感谢工作人员时刻关心,表示如果没有国家的帮助,自己的家庭不知道会是多么恶劣的情况。随后我们走访了第二家农户,基本情况也都和其他村民大同小异,他们的父母都高龄健在,三个儿女负担也较重,但这户人家给我们留下最多的印象就是一进门满墙的奖状,是其女儿的光荣历程,现在,女儿就读于一所985重点高校,是全家的骄傲。其实在桐油坪村类似的例子很多,村里出了好几位研究生,还有在中科院的、德国留学的,让我们大为赞叹。在这两天的走访和电联中,教育情况使印象深刻,很多农户家中有好几个儿女,但是除了智力问题的意外,基本上无论男女,都能平等地接受教育,之前预想的重男轻女的落后观念并不明显,让我们非常为之称赞。
下午主要的工作就是对那些在外务工的家庭进行电话联系,整理并督促村干部完善贫困户资料档案等。
在桐油坪村的调研,给了我们震撼和思考,对于一些村民的意见,我们也进行了细致的调查和讨论,总体上村民和干部都是团结一心在扶贫工作上攻坚克难,并没有发现什么不好的现象。但是,精准扶贫是一项极其复杂和顽固的工程,还是需要我们从上到下及时进行调整,实现共同富裕,尤其应该注重农民和农村的长期发展问题,大规模补助和补贴只是短暂的维稳和鼓励,国家应当考虑到:农民由于自身文化素质较低等因素,可能难以接受复杂庞大的政策体系,由此错误地形成对政府的负面印象,虽然给予其帮扶,而他们并不清楚,或是会产生一些为了补贴而发展生产的例子,忽略了自然条件和技术等因素,即使做起产业也是亏本买卖,越做越穷。希望在接下来的调研中,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农村的实际情况,结合专业知识为村民提出一些更为合理的建议,让扶贫的枪子,不要脱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