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 第39组 作者 食品学院 陆俊、邱建成、杨振宇 指导老师:陆俊

发表时间:2017-07-21浏览次数:

今天有些晚起,可能是昨天下乡有些累了的缘故。吃早饭时我们大家和滕镇长汇报了昨天在村里调研时发现的问题:如村里扶贫手册的填写模版与县里要求不一致,脱贫人员的扶贫手册上没有脱贫人的签名等等。

按照王队长和村书记的一些建议,今天把大部分建档立卡的户主叫到村部,让我们进行集中调研采访。上午9:40左右,我们来到了村部,已经有一部分村民在等待了,我把相关的情况介绍给大家,大家还是有些紧张,后来又通过工作队的王队长给大家说明了一些情况,才慢慢的有些有村民向我们倾诉开来,通过调研发现,村民对扶贫工作的满意度还是非常高,但是他们对于具体自己享受到了哪些补贴,还有很多村民不能完全讲清楚。通过询问及查看存折,可以看到村民都享受到了政策范围内应得的补贴,比如说很多人种植玉米,稻米,蔬菜,猕猴桃等等作物都拿到了相应的补贴,这些人有很多人丧失了劳动力,他们顶多只能在家里种一些简单的农作物,获得一些简单的补贴,或者是养一些牛猪(养一头牛可以获得近2000元的补贴,养一头猪可以获得800元的补贴)获得较多的一些补贴,稍微好一点的,依靠子女外出打工转移就业进行脱贫,但火马村的情况不容乐观,全村1400多人,有99户为贫困户,14,15,16年三年的脱贫后还留有54户贫困户,按照上级的要求和现况,今年可能会脱贫50户。这99户贫困户当中绝大多数为老弱病残,更有40多人的为残疾人,他们大部分为生活中意外伤害没能及时治疗致残,还有小部分为弱智智障,他们年老体弱没有劳动力,只能依靠政府的救济帮扶或者种植一些经济作物,获得一些少量的补贴,只有两三户家中有一些较好劳动力的家庭进行了较大的种养殖业,如有一家在山里面的小溪里养了500只鸭,但是没有修小路,从家里到养殖场还有较远的距离,要挑很多的东西进山,极为不便,还是希望村里能够进一步修路,同时又表露了想学技术但无地方可学的苦恼!还有一位老人家表现出了极高的觉悟,他说这个扶贫啦,一是要上面扶,二也要自己扶,所以他自己积极行动,养了20多箱的蜜蜂,还养有牛,种了很多亩菜,看到这位两肩黝黑,头发斑白,腰背略驼的70岁老人,我深深地为之敬佩!我心里想作为年轻的我们,作为高校的老师,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工作,不好好奋斗!

今天一天的时间大概有50位村民来到了村部接受了调研,他们很多人为文盲或者半文盲,不会讲普通话,害怕见到我们从省城来的所谓的“大官”,当我们详细向他们解释了每一笔钱的来源及为什么要发给他们之后,当他们认真听懂了这些政策之后,抑或是当他们听说子女考上大学本科后还有一次性6000元的补贴之后,他们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他们真诚地用凤凰话向我们说:麻烦你们了。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淳朴和真心!

这两天特别感谢扶贫工作队的王队长,谭主任,各位村干部及镇领导,他们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后勤保障服务,让我们的调研工作进展的很顺利,尤其是王队长一刻也不离,向我们介绍相关的情况,我很惊叹他对贫困户的情况是如此的熟悉,我很惊叹贫困户跟他的关系是如此的亲密!我想有这样一位近60岁的老同志严谨的认真的扶贫工作,我们的扶贫攻坚战一定会打个漂亮的胜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