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5日
今天,我们组搭乘驻村干部的车,来到调研的最后一个村—盘干村。在村组干的带领之下,我们被分为三组,开始挨家挨户地开始新的一天的调查。


一路上,村里的干部对盘干村进行了一简单的介绍。放眼望去,一片绿油油的农田和整齐的烤烟排列在沿途的路上,随着对村民的走访,我们逐步地了解到盘干村一些基本的问题:
1.水资源缺乏;盘干村是一个典型的缺水村,没有河流流过村里,村民饮水和农田的灌溉需要跑到十公里外的地方打水。在走访的过程中,我发现大部分种稻田的土地已经龟裂,通过走访,有些村民抱怨每天要花几个小时去打水,已严重影响到村民的正常生活和农业生产。综合上述情况,希望上级能为盘干村每村每户打通自来水,耕作是很多贫困户的收入来源,提供充足的水资源,保障他们的利益;
2.产业扶持力度不够;在询问过程中,我了解到这里的产业扶持方面只是每户一年给了两头猪。由于每家每户养的猪状况不同,有的家庭反应因为养猪还垫了不少饲料钱,最后反而因为猪生病而没卖出去多少钱。因此在产业扶持方面,我建议除了猪,在适当考虑养殖其他的家禽,如牛、羊。同时,县政府应派专人培训,告诉村民如何把猪养大养肥,预防瘟疫的发生,以此增加农户额外的收入。
3.贫困户主观脱贫意识差;从调查来看,部分贫困户思想消极保守,以为脱贫政府就不管他们了。从而没有发展动力,安于现状,导致久久无法脱贫。对于这种现状,村干部应积极开导贫困户,告诉他们“脱贫不脱政策”。同时加大智力扶贫的力度,为年轻人创造更多外出务工的机会,改变他们的观念,增强他们主观脱贫的愿望。
今天的调研,很欣喜看到了一个贫困村已经在不断的改变,进步。希望党和政府能注意到上述的问题,对症下药,不断完善“精准扶贫”这项政策,为更多的贫困户脱贫,带来更多的实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