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县千工坪镇岩板井社区第41组 领队:梁旭 队员:骆东 彭蕾杰
有人说,世界上有三个凤凰,一个在神秘的湘西,一个在沈从文的笔下,一个在黄永玉的画里,现在我来到了我的第四个凤凰,扶贫的凤凰岩板井社区,进行了三天的调研。
对岩板井社区长达三天的扶贫调研工作今天要落下帷幕了,走过这三天,我感触良多。在和乡亲父老的交谈中,得知他们都对国家的扶贫工作非常满意,正是因为有国家政策的对他们生活的支持,输血再生,才有了他们今天的“危房改造”,有了今天的“养殖大户”,有了今天的“自力更生”。在岩板井社区合并的三个社区中,我记忆最深的就是一位吴大哥,他比我们大不了多少,因为家里落后贫困,没有机会读书,也没有技术,在扶贫工作的帮扶下,学会了养殖,去岳阳参加养殖培训,自己一个人担起了家庭的重担,养殖300只鸭子,种植10亩水稻,还在稻田里养了一点稻花鱼,接受了扶贫办的补助,现在正在努力的往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迈进。可能农村有一些客观原因导致交通不便,设施落后,但正因为就是精准扶贫工作的大力展开,才促使更多贫困户走向自力更生,走向脱贫致富,走向小康社会。

在走访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像岩板井社区的板当禾村,常年因为村子缺水,干旱而导致作物不能成活,天降大雨又会淹死部分农田作物,农户因为作物收成收益也造成了一定的贫困。扶贫办的工作人员也在积极配合村干部展开相应的帮扶工作,为贫困户寻找养殖的出路来减轻他们的负担。在板当禾村的走访中,我们发现扶贫工作组对孩子的教育助学工作做的很完善,其中有一户吴大叔,家中有5个孩子需要读书,在我们和他的孩子的交流中,得知他们非常喜欢读书,和我们提建议希望扶贫办能够多多支持他们家读书,他们家中的二姐今年刚考上大学,我们小组的梁老师就这个方面和她二姐提出了申请生源地贷款的建议,还建议这个孩子大学以后勤奋学习,多学习文化知识,日后能多帮轻家里的负担。其中有一户龙大叔家里同样是这种情况,扶贫工作让孩子读的起书,读的上书,真正从读书上改变他们日后的眼界,日后获取生活来源的方式,真正为国家培养下一代的栋梁做出了默默的贡献。

扶贫工作任重道远,国家现在的扶贫工作是输血式的扶贫,为的是让更多的贫困户能安心住上自己的房子,让危房变新房,让无技术变有能力,让贫困变宽裕。
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是我发现自己来到这个贫困山区后,走访过这么多户人家,才发现自己常常含着泪水,这泪水,既有对当地村民艰苦生活的伤感,也有对当地村民生活不易的心疼,更有对扶贫工作的感激,试想一下,如果没有精准扶贫工作的大力展开,还会有多少户人家因为贫困,还住在破烂的危房中,在大雨滂沱中恐慌,还有多少户人家在没有技术的情况下,过着原始的生活,还有多少户人家在没有交通的条件下,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走进破旧的老房子,看着那一片片黑,这根深蒂固的贫穷,就像是黑暗中吞噬的巨兽,一步步啃食着贫困的人们,想到这些,顿然觉得我们的扶贫工作的任重道远,我们的担子的沉重。
扶贫工作,对贫困户来说,就像是冬日里的那一抹阳光,带来细致贴心的呵护,带来温暖的怀抱,带来源源不断的希望。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那么,点点扶贫,可以攻穷。我们要坚信,扶贫工作的展开,能够使更多的贫困户脱下贫困的衣服,穿上宽裕的外套,步向小康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