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经过两天的学习培训,我们学院一行人于今天正式下乡开展“精准扶贫”的工作。

我们第38组扶贫小队来到了凤凰县新场镇大坡村,这个村本位于海拔600米左右的山区,生产条件较其他村落后很多,但自2011年大坡人开始种植高山野生刺葡萄以来,大坡得天独厚的葡萄生长优势开始显现。发展到如今,大坡村已有高山野生刺葡萄种植地1000亩,全村基本完成脱贫致富。
我们此行主要的工作是对大坡村已脱贫农户进行回访调查,以及协助村干部完善农户扶贫手册的记录工作。走进大坡村,栋栋瓷砖铺盖的小洋楼竖立在林间田边,小孩追逐打闹,老人坐在门边劳作,颇有“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景象意味。在问到是否对近几年的扶贫感到满意时,农户都笑着说:“满意!”

大坡村在短短几年内,从一个典型的贫困村发展成准小康村,与他们大力发展特色农产业关系密不可分。他们找到了高山野生刺葡萄与大坡村土地之间的秘密,也就找到了脱贫致富的秘诀。
习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十六字方针的第二条,就是“因地制宜”。大坡村能搞出高山葡萄,小坡村也能搞出高山柚子,每个镇每个村,发展最适合自己村镇的特色产业,把国家政策带来的资金技术援助用在最利的刀刃上,才有利于快速实现脱贫工作的全面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