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十九大•不忘初心跟党走”主题征文选登】 喜迎十九大 共圆中国梦

发表时间:2017-08-12浏览次数:

继续教育学院教工二支部唐纳斯

穿过岁月的漫漫长河,回望历史的风起云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历经风风雨雨,迎来了九十六岁的生日。九十六年,是一个世纪的沧桑见证,九十六年,对于党来说,正是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豪情时代。

当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时候,当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精彩讲述“三步走”这个“春天的故事”的时候,当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豪迈宣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的时候,多少华夏儿女为之动容,多少炎黄子孙潸然泪下。中国梦,一个中国人民为之奋斗了百年的伟大梦想,正在一步一步地变为现实。

回首昨天,雄关漫道真如铁,共产党人生死为着老百姓,凝聚起了战无不胜的强大力量。翻开近代中国历史,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进入了苦难的深渊,中国人民发起了一系列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却没有使中国人民摆脱受压迫、受奴役的悲惨命运。在这生死存亡的最紧要关头,1921年中国共产党横空出世。在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一批又一批共产党人冒着敌人的炮火,迎着敌人的屠刀,冲锋陷阵,英勇不屈,前仆后继,视死如归。28年间,2100万革命者用鲜血染红了通往胜利的历程。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董存瑞,狼牙山五壮士,方志敏,张思德,刘胡兰,一个个名字就是耸立在我们心中的一座座令人永远敬仰的不朽丰碑!中国共产党人气壮山河,舍生取义,赢得了中国人民的广泛拥护,凝聚起了中国革命最强大的力量,成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中流砥柱。

再看今天,人间正道是沧桑,共产党人心里装着老百姓,汇聚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最强大动力。新中国成立,中华历史翻开了崭新一页,开启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崭新篇章。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心里始终装着人民,与全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党的每一个重要理论、每一项重要决策、每一次重要实践都把群众的利益装在心中。俯首甘为孺子牛,挥洒热血写春秋。孔繁森,杨善洲,任长霞,邱娥国,这一个个为人民服务的高大身影,就是激励我们勇往直前永远跟党走的不竭动力。现代化建设翻开新的篇章,举办北京奥运会、神舟上天、嫦娥飞月、蛟龙入海,这些无疑表明了一个日益强大的中国正在崛起。广大人民群众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加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自信。

展望明天,长风破浪会有时,共产党人还要想着老百姓,人民群众永远跟党走,共同投身于经济社会发展实践,才能实现梦想,放飞中国梦。

而我作为一个有思想、有高度、有责任、有担当的中南林人,我将牢记入党誓言,永远对党忠诚。坚定自己的立场:“不忘初心,团结一致,永远跟党走。”

一、能够担得起责任

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及两学一做的扎实推进以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高压持续,一些旧有的工作模式被打破。新常态要有新作为,敢于担当既是党性要求,也是政治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敢担当是考验党员干部党性强不强、作风硬不硬的试金石。只有经过艰难险重的考验,才能历练出克难勇进的能力素质,才能赢得组织的重托和师生的信赖。要有紧迫感、危机感、责任感,脚踏实地地做,雷厉风行地推,知难而进,直面矛盾;多向领导请示汇报,多向老党员求经取验,多与同事交流互补,进而拓宽思路,攻坚克难;要讲究工作方法,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寻找问题、思考问题,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态度解决新问题,用创新的思维、创新的举措主动适应新常态。

二、能够耐得住寂寞

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教职工素质,要沉下力学习思考、沉下身调查研究、沉下心修炼内功,不断提高新常态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要沉下心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面对人生的各种机遇,首先要保持一颗平常心,要明白个人的每一段成长、每一份收获都源于集体的辛勤培养,要用感恩的心对待组织的安排。要经常审视自己,在不断的自省中沉下心努力修炼内功,从而积蓄力量,厚积薄发。

(二)要沉下力

新常态下要有新能力。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发生着深刻变化,新思维、新技术、新工具层出不穷,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党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历不等于能力,不能满足于“一纸文凭”,而要把学习作为终身追求,常思能力不足,常怀本领恐慌,沉下力学习。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一要系统地学习党的理论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理论素养,坚定政治信仰,做到真学、真信、真懂、真用;二要深入学习党章,把履行党员义务和正确行使权利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要深入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走在知识时代的前列;四要努力学习现代法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法规,提高运用法律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提升依法治国理念下的法律素养。

(三)要沉下身

“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在实践活动中不断锤炼党性修养,要找准工作的结合点,带着问题深入到工作中间,在实践的深厚土壤中不断汲取营养,有的放矢地做好本职工作。

三、能够受得了委屈

高校教育教学任务繁重,工作中难免出现失误或误会,遭受一些苛责或误解。能够经受委屈,是一种胸襟,一种修养,更是一种品质。面对委屈,要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坚守党员本色,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要充分相信组织,坚信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不要过分在意一时的荣辱得失;心态决定姿态,姿态决定状态,要保持好心态、摆正好姿态、调整好状态,切不可自暴自弃,更不能意气用事,影响正常工作;要认识到受委屈也是成长的过程,把批评当作是对自己最好的激励,以感恩的心态坦然接受批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以良好的工作状态适应新常态。

四、能够经得起考验

在各种社会思潮的侵染之下,不少党员过于看重个人经济利益的满足和实现,经不起物欲的诱惑,滋长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因此,新常态要有新作风:一是强化自律意识,在金钱、权利、欲望面前,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贪腐风险的意识;二是认真履行党内生活制度,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深入查找党性修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三是虚心接受监督,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思想深处自觉按照党员的行为规范约束自己,踏踏实实走好职业生涯的每一步。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的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团结起来到明天,朝着胜利的方向前进共圆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