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95后学生党员邹大智 2次捐献干细胞挽救同一名患者

发表时间:2019-03-25浏览次数:

3月19日上午,在长沙湘雅医院血液科采集室里,23岁的我校毕业生党员邹大智正在捐献淋巴细胞。这是他大学期间第五次献血、第二次“出手”挽救同一位白血病患者。此前,他已为这位素不相识的患者捐献过200毫升造血干细胞。

2017年寒假,正在老家的邹大智接到湖南省红十字会骨髓库的电话,被告知与广西南宁的一位白血病患者初配成功,希望他能进一步配型。既紧张又兴奋的邹大智,果断返回长沙再次配型。

成功配型后,邹大智顺利完成200毫升造血干细胞的采集捐献,成功植入患者体内。只是没曾想,2019年春节过后,邹大智再次接到了湖南省红十字会骨髓库的电话。工作人员告诉他,之前救助的那位患者病情出现了反复,再次恳请他捐献淋巴细胞以渡过难关。此时,邹大智即将大学毕业,正在广州实习。

接到求助电话后,邹大智心里既担忧也犹豫。一方面为那位姐姐的健康担忧,希望能够继续帮助她彻底治愈,但另一方面,自己“马上就要毕业正式入职,而且已经捐献过一次造血干细胞,还是有点担心身体健康,家人都不太支持”。但很快,他下定了决心:“我真心希望她能健康地活下去!”

3月16日,邹大智向单位请好假,从广州赶回长沙,为捐献做准备。19日当天一早,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许桂梅、副书记何伟以及辅导员老师,一起护送他进入采集室,为他加油鼓劲。“大智的父母不在身边,我们作为老师,就是他的家人。”“大智同学高中入党,进了大学,更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党员。他的大爱义举,不是冲动之举,是多年来党性熏陶的结果。其行为,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生动诠释了95后大学生的担当、奉献精神,值得大力弘扬!”许桂梅说。

大学四年,邹大智多次获得奖学金,并在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等大赛中夺奖,还被学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凭借出色表现,邹大智早早地就被广州一家国内行业领先的导航技术企业相中,成为了一名嵌入式硬件工程师。

湘雅医院、湖南省红十字会的负责人也对这位二次捐献的大学生格外关注。淋巴细胞采集过程中,他们围绕在邹大智的床前,询问他的学习、生活情况,高度赞扬他的无私义举。

专程从广西南宁赶来接淋巴细胞的刘医生,是受捐患者主管医生。她带来了受捐者给邹大智写的一封信。刘医生拿出一个小信封,读给正躺在采集床上的邹大智听:“我的贵人:我与你素昧平生,没想到你会再次向我伸出援手,救我于危难之中,让我有机会继续存活下去……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是一家人,一家人就是要齐齐整整的,健健康康的。希望咱们好人一生平安。希望你今后一切安好!”

刘医生介绍,下午4点,她就将乘飞机将淋巴细胞带回广西,并连夜植入患者体内。“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成功几率很高!”

——转自 中国教育新闻网、新华网等3月22日讯